谈球吧中国官方网站城口探索“国储林+”发谈球吧入口·展模式林下种仿野生天麻
谈球吧中国11月28日,在城口县周溪乡龙丰村的天麻种植基地,农户们正挥舞着锄头在林地里忙活着。他们刨开菌材、细土,一个个饱满的天麻破土而出,之后便是采挖、搬运、分拣。
“去年我们在这里种了1000亩林下仿野生天麻种子,如今已到成熟时节。”周溪乡张秀林介绍,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“国储林+”模式发展林下经济,通过引进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,在保障生态的前提下,切实带动了农民的增收致富。
城口县地处大巴山腹地,全县森林面积359万亩,森林覆盖率高达72.8%,是中林集团储备林项目落地重庆的第一站。自2019年以来,国储林项目在当地完成累计收储林70万亩。
“在收储林地的过程中,我们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利用好‘大巴山药谷’,发挥国储林效益,实现生态富民,助推乡村振兴。”城口大巴山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洪家国介绍,2021年,当地引进了重庆大巴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实地考察,探索发展林下经济的可行性。
“结合地区特点综合考量,最终决定种植林下仿野生天麻。”重庆大巴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守宝说,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城口县的周溪乡龙丰村、修齐镇大兴村海拔均位于1300米以上,是天麻种植的最佳适生区,同时天麻作为食药两用的生物产品,也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。
据了解,林下仿野生天麻栽培要求选择阔叶林、针阔混交林、灌木林;选址在半阴半阳坡或阴坡、土层深厚、土质疏松的未开垦林地,龙丰村、大兴村在各方面都比较符合条件,适宜种植。同时,该栽培方法相较于传统的人工大田种植还具备生态优势,既能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,又能保障天麻的药效,也有利于国储林的维护保障工作。
“为了带动农户参与,从去年6月份开始,我们开展了3次集中培训,累计覆盖500多人次。”李守宝说,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的专业性较强,从种植到采摘需要经过挖窝、培柴、摆放、放菌种、盖土、下种、收获等多个环节。
“整个过程中菌材的培育最为关键。”说着,李守宝拿起了一块菌材向重庆日报记者介绍,由于天麻属于兰科异养型植物,本身没有根茎和叶子,无法从土壤中汲取养分,因此需要用蜜环菌和木柴进行菌材培育助力天麻生长,而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注意木柴的选用和菌种的摆放。同时,该项种植技术所用的木柴不需额外砍伐,可以直接选用国储林采伐更新后的废弃林木,不仅避免了毁林种药,还节省了一笔处理费。
“不仅可以务工赚钱,自己在家也能种。”52岁的村民鲁青贵一边挖着天麻,一边乐呵呵地说,他们在基地务工不仅能获得经济收入,在种植过程中还学会了天麻种植技术,去年试种过之后效益不错,准备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面积。
▲11月28日,城口县坪坝镇淫羊藿种苗基地,村民在种植淫羊藿。见习记者 李雨恒 摄/视觉重庆
“村民们自主种植的天麻,公司也实行保底收购的政策。”李守宝表示,从菌种培育到全部采摘完成大概需要半年时间,且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工,可有效解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。
记者了解到,该基地今年天麻总产量可达100万斤以上,总产值达1500万元以上;直接带动当地500余人就业,人均年务工收入5000元以上,并带动200余户农户参与天麻产业发展。
据重庆国储林项目负责人介绍,目前,城口的国储林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面积已达1700亩以上,下一步,重庆国储林项目将继续联手企业,在当地海拔1700米以上的林地发展高品质乌天麻,同时建设天麻蜜环菌种繁育基地和黄连育苗基地,进一步延长产业链,实现中药材产销一体化。